台東最速報廣告

客委會打造幸福臺九線,分享關山大圳歷史記憶

1120138.jpg

客家委員會「臺九線」專案辦公室於4月11日在關山鎮公所客庄生活傳藝中心舉行「客庄地方記憶:公工鎮長及關山大圳地方記憶分享」,並透過該會與地方取得歷史記憶的共識。幸福臺九線專案辦公室主任賴家瑞表示,希望透過生活圈工作坊的座談,期望將客庄在地記憶相關的人物、空間、地景等進行保存或藝術化改造,達到教育、傳承及凝聚在地認同之目的。

彭成豐鎮長指出,關山大圳出公工興建,先人們歷經10年流血流汗成就現有2,874公頃的良田,為緬懷先人們的辛勞,辦理「遊龍護圳」活動10多年,已成在地特色,因客委會營造浪漫臺三線有成,希望有客委會的支持,讓先人出公工的歷史記憶成為鏈結點,再發想出更多地方故事或軟體建設,成為觀光客必來遊玩的幸福城鎮。「遊龍護圳」活動承辦人邱志宏強調,該活動是緬懷先人公工刻苦耐勞團結的精神,並不斷增加活動內容,例如「巡田水」由專人導覽說明關山大圳歷史及透過巡田水瞭解水圳灌溉情形。

前第八河川局秘書楊啟弘以其收藏的豐富關山大圳興建歷史,透過簡報及珍貴照片詳細說明民國37年至47年間,當時關山鎮長曾玉崙爭取興建,並強制每戶出一名公工協助興建關山大圳,歷經10年完成圳道主幹線全長20公里,17支線排梳行圳系,成為東部地區第二大的水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