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最速報廣告

祭儀假首度延長三日 達魯瑪克小米收穫祭族人回鄉 鞦韆傳情文化感動人心

祭儀假首度延長三日 達魯瑪克小米收穫祭族人回鄉 鞦韆傳情文化感動人心

今年起,原住民族祭儀假由原本一天修訂為三日,讓更多族人得以返鄉參與部落重要祭典。位於台東卑南鄉的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7月25日至26日舉行「小米收穫祭暨鞦韆文化活動」,吸引大批返鄉族人、青年與遊客共襄盛舉,展現部落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團結力量。

DSC_6926.JPG

這場祭典不僅是歲時的感恩儀式,更是一場文化的回歸與傳承。部落頭目古昌弘強調,他將持續堅守傳統,並透過祭典、歌謠與儀式,讓全世界都能看見達魯瑪克魯凱文化。「文化不只在書本裡,而是在我們每一個人回來跳舞、唱歌、參與的行動裡。」

DSC_8110.JPG

 

524896875_10223313278859608_8349804453143549724_n.jpg

活動中安排了打小米、鋸木比賽、負重接力與傳統摔角等競技項目,展現族人強健體魄與凝聚精神。活動中最具象徵性的「大會舞.舞動鞦韆」族人盛裝身穿鮮豔族服,隨古謠起舞,氣氛溫馨愉悅。522650612_10223294950841419_2665026482211506239_n.jpg

 

DSC_0879.JPG

 

1.JPG

鞦韆在東魯凱文化中,代表著一種傳情儀式;女青年盪上鞦韆時,若有男青年心儀她,便會在鞦韆下方靜候,趁她下鞦韆時勇敢地將其抱起,象徵對彼此的情感與未來的承諾。這項充滿詩意的傳統風俗,令現場遊客為之心儀與動容,也讓年輕族人重新感受到文化的浪漫與溫度。

DSC_7170.JPG

古謠隊的演出亦為活動增添靈性氛圍。由耆老與青年共組的歌隊,以深邃古老的聲音吟唱部落歷史與傳說,歌聲盤旋山谷之間,撼動在場每一位聆聽者的心靈。許多返鄉青年表示,這樣的聲音,是他們對家的最深記憶。

為推廣文化與促進交流,部落同步設置文化市集,販售傳統美食與手工藝品,讓民眾不僅看見文化,也能品嘗、觸摸、參與其中。「這不只是一次祭典,而是一次重聚、一次感謝、一種認同的實踐。」也留下族人對傳統未來的更深期待。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