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最速報廣告

「粨」發文化、「粽」夏傳情 台東民眾黨辦包阿粨派對

「粨」發文化、「粽」夏傳情 台東民眾黨辦包阿粨派對

台灣民眾黨台東縣黨部25日在台東市馬蘭部落文化廣場舉辦「粽夏派對」,邀請民眾一同體驗原住民傳統美食——阿粨的製作。活動吸引許多家庭三代同堂參與,現場由原民老師王續霖與高佩樺手把手教學,從小米餡料到葉材包裹,深入介紹阿粨的文化意涵。

阿粨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食物,外層使用月桃葉,內層則為可食用的假酸漿葉,內餡多以小米和豬肉為主,具豐富纖維與營養價值。王續霖表示,這道料理是部落家庭的日常菜餚,過去由長輩傳承給下一代,也承載著部落的生活記憶。

「以前會包粽子,沒想到包阿粨更不一樣。」現場一位媽媽分享道,這是第一次體驗阿粨製作,對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活動中有情侶、姊妹、夫妻檔一同參與,也有不少家庭攜老扶幼,全程氣氛溫馨。

民眾黨台東縣黨部主委謝嘉銘表示,日前發生的阿粨中毒事件曾引發外界誤解,藉此活動希望能正面呈現原民飲食文化的價值與安全。謝嘉銘身為排灣族女婿,期盼更多人用尊重與理解的角度看待原住民的傳統與生活。

此次活動由黨部原住民事務部主任林照榮與盧奕帆共同籌辦。林照榮感性表示,阿嬤生前常包阿粨,那是他童年重要的味道與回憶;一圈圈綁線就像連結家族與文化的臍帶,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傳統延續下去。

民眾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黃成峻也特別南下參與。他表示,民眾黨重視原住民議題與權益,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文化體驗與政策交流,黃國昌主席也預計在夏季期間前往部落參加豐年祭,與族人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不僅讓民眾實際動手認識阿粨,也在輕鬆氣氛中深化族群間的理解與情感,成為台東推動文化交流的另類方式。

S__12574741_0.jpg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