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於今(20)日上午11時50分接獲通報,卑南鄉公所的生態環境維護工作隊在巡護時,於東興村產業道路旁約海拔589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發現一隻臺灣黑熊受困於套索中。儘管分署隨即聯繫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展開緊急救援,但仍因疑似熱衰竭導致黑熊失去生命徵象。臺東分署長吳昌祐表示,這是臺東卑南地區首次通報黑熊救援案件,雖然未能成功挽救黑熊生命,但友善黑熊的夥伴關係正逐步向南推展,愈來愈多部落加入守護黑熊的行列,這一點令人欣慰。
此次通報事件由卑南鄉公所的7名隊員在巡守期間,因聽見疑似動物的呻吟聲而進行查探,並在一片次生林內發現受困的臺灣黑熊。隊員張育嘉及洪田福第一時間察覺黑熊狀況危急,迅速聯繫臺東分署與卑南鄉公所的臺灣黑熊通報平台。然而,當吳姓獸醫抵達現場時,發現黑熊已因熱衰竭而失去生命徵象,這一發現讓在場的工作人員深感震驚與遺憾。

接獲通報後,臺東分署立即會同野灣醫療團隊及在地卑南鄉公所、東興村村長陳興榮、達魯瑪克部落族人近30人前往現場,協力將重達80公斤的成年母熊抬離現場。經野灣團隊勘驗,確認母熊死亡,遺體已於當晚送至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進行病理解剖以確認死因。
全程參與救援的陳榮興村長表示,儘管救援未能挽回黑熊生命,但事件凸顯了保育臺灣黑熊的重要性。他呼籲更多部落族人加入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持續推動生態棲地的維護工作,擴大巡查範圍,並移除不明來源的獵具,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吳昌祐進一步指出,近年來臺東地區黑熊出現在淺山甚至平地聚落周邊的頻率逐漸增加,感謝卑南鄉公所、達魯瑪克部落及所有參與此次救援的夥伴和族人,他們在第一時間的通報和救援顯示了高度的合作精神。這次事件也促進了臺東地區黑熊保育夥伴關係向南推展,未來將加強與在地社區的合作。
臺東分署再次呼籲,在地部落和農友在進行傳統狩獵或防範獸害時,可以免費換領改良式獵具,以取代傳統的套索,減少對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傷害。民眾若發現野生動物受困,請即刻撥打臺東縣政府縣民服務專線1999或林業保育署24小時通報專線0800-000-930。若不慎誤捕或誤傷保育類野生動物,只要立即通報並協助救援,將不會被追究責任。
(圖截取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