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居民動員參與! 台東建和國際渡假村開發案 召開第2次環評會議
台東市建和段「東映國際休閒渡假村」乙案,基地周邊道路系統以東側省道台9線,為南北向主要幹道,並透過青海路3段338巷連結省道台9線。因施工長達48個月,且鄰近射馬干圳的環境敏感區,也涉及原民傳統領域。部落居民動員多人共同參與,今(16)日上午第2次環評審查會議,藉此表達意見及良性溝通。

KASAVAKAN(射馬干)部落主席陳韋協在受訪時表示,在經歷第1次環評之後,透過部落會議的公開說明此開發案的未來影響,以及決議成立工作小組,來協助審視相關的資料,轉譯對生活圈的利與弊。所以,沒有所謂的反對與贊成,雖然在原民傳統領域,畢竟涉及私人領域,只要開發單位能提出及兌現「共好」的層面,對於觀旅和文化等發展,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
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表示,在環境評估過程,人也是一項重要的因子,在地的居民、部落的族人都有其意見表達,形式上的溝通,往往會造成誠意不佳的印象,請開發單位要多持續進行溝通、建立良性橋樑。尤其是今日與會的發言者提到的諸多問題,都需要有明確的白紙黑字,列入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另,有關當地就業的保障,更是須有類似合作意向書的簽署。

審查委員蘇德銓表示,這2次的審查會議都是顧問公司出席說明,在討論的回應,也避重就輕,顯然欠缺部份的專業能力;而有關營運後的說明,顯然欠缺向當地居民有共識,贊同副縣長王志輝所提,應向當地單位簽署一份保障的承諾書。
依台東縣府環保局長郭建成的會議後的回應,開發廠商須於114年6月30日以前,完成補正資料,視補正資料的時間,再擇期辦理環評審議會議。
台東市建和段「國際休閒渡假村」乙案,係以發展休閒渡假為中心理念,提供休閒、住宿及娛樂等據點,區內土地規劃可區分「遊憩用地」、「水利用地」、「國土保安用地」與「交通用地」等。更由於用地範圍內的土地坡度及涉土石流潛勢區,也鄰近原民部落。在開發的溝通協調涉及文化、生態、水保、交通及區域發展等,生活層面的問題,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