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北路30年淹水未解 饒慶鈴籲中央協助:保遺址也要保民生
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帶來豪大雨,台東連日暴雨釀災。台東市更生北路596巷、台東火車站後站文昌路一帶再度傳出淹水災情,民眾怨聲載道。台東縣長饒慶鈴與市長陳銘風與議長吳秀華、議員張國洲、當地裡長等人緊急趕往現場勘災。
更生北路這條淹水黑點,淹了不是一年兩年,而是整整30年。縣府早年已規劃於卑南遺址公園前闢建20米排水道路系統,但工程卻因受《文化資產保存法》限制,至今無法施作。每逢豪雨,來自遺址後方山區的逕流大量傾瀉而下,無排水系統分流,只能眼睜睜看著住宅與農地一次又一次泡水。饒慶鈴痛批,「保護文化資產與改善民眾生活,難道不能共存?不能一條路都不開、什麼都不能做,卻放任民眾年年受災!」
縣府近年研擬繞經太平溪分洪的新方案,以避開卑南遺址範圍,但初步估算工程經費就高達4億元以上。饒慶鈴強調,這對財政困窘的台東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尤其今年中央對台東的一般性補助款竟較去年縮減了22.68億元,讓地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多處淹水再現 市府災防系統全線動員,除了更生北路,台東市區多處也遭逢嚴重積淹水,包括:豐榮路69巷及周邊地區:地勢低窪、側溝排水通往柳州街尚未打通。縣府將先將水導向豐榮路兩側,爭取新闢柳州街經費。中華路四段600巷、豐源橋北端:受限於農水署土地權屬,亟待跨機關協商改善排水瓶頸。臨海路、中華路、康樂國小前段、正氣北路、綠色隧道段:豪雨導致多處水淹半個輪胎高,已有多輛車熄火拋錨,交通警察與里長緊急拉起封鎖線。
饒慶鈴表示,針對受災居民,縣府將評估補助家戶安裝防水閘門,並持續爭取中央經費,儘速展開中長期整治計畫。呼籲中央支持「有共識的建設」不要讓地方困在法令與預算矛盾中「文資法是保護歷史的重要法律,但面對極端氣候與民生困境,也需要彈性與對話的空間。」多位地方民意代表也指出,卑南遺址範圍與居民生活重疊之深,應思考如何透過技術、法制與預算三管齊下,找到一條既保遺址又不讓民眾受苦的路。「不要讓文資法變成災難法,讓居民淹水30年!」市長陳銘風呼籲中央,重視地方真實需求,將﹁有共識的建設﹂納入優先補助項目。未來是否能突破困境,仍需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台東人期待的不僅是文化的保留,更是生活的安全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