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曇花一現的爆紅餐飲 討論網紅餐飲業為何容易倒閉?
從近期幾個網紅餐廳倒閉的案例,有一些點可以跟大家討論。
過度依賴短期熱度:
網紅餐廳的成功往往源於一次成功的社交媒體宣傳活動或某個網紅的推薦。然而,這種熱度通常很短暫。一旦熱度消退,客流量很可能急遽下降。此外,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其他新興網紅餐廳而轉移興趣,導致這些餐廳很難保持持續的關注度。許多網紅餐廳過於注重外觀或一時熱度,而忽略了食品的品質和口味。長期來看,顧客更重視食品的品質和用餐體驗。如果品質不佳,顧客可能會在首次體驗後不再光顧,並且可能會在社交媒體上留下負面評價,影響餐廳的口碑。
(圖源:阿娘喂廖老大連鎖茶坊臉書)
管理和經營經驗不足:
許多網紅餐廳的創辦者可能來自於非餐飲業背景,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這導致他們在面臨運營挑戰時難以應對,例如庫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之前紅極一時的網紅飲料店、雞排店,很快又全部倒光,對於加盟經營者的管理、培訓顯然並沒有用心,導致人員服務品質很差、產品品質參差不齊、觀感不佳等效應,除了紅極一時的熱度外,沒有任何維持經營的手段。再者很多都會想找專業經營者,但往往網紅本人也沒有能力判斷哪些人適合哪些人不適合,導致經營不善或是成果被別人端走都有可能。
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不佳:
這點從我個人的專業出發,其實可以常看到網紅餐廳常爆出衛生狀況不良,比如有老鼠、蟑螂、人員衛生差等等,那我想這點對於民眾的觀感是傷害極大,再加上台灣餐飲業在食品安全的管理又相對鬆散,一般餐廳都有許多衛生缺失,那更何況是在餐飲外行的情況下經營餐廳。食品衛生管理是需要專業去設計及耐心去維持、紀錄、確認的,而一般廚師的訓練對於這一塊是相對薄弱的,真的要變成連鎖經營體系,從前面的品質、人員衛生、到現場所有一切跟衛生安全有關的細節都需要建立成一套標準流程,而在網紅餐廳往往圖一時流量,這些都沒有,那也可以預見,大概沒多久就會倒閉。
(圖源:超甲組海鮮·丼飯臉書)
過於著重行銷策略但產品落差:
如最近出現公關事件的十盛,以設計或廣告意象引導民眾與北海道鮮奶的聯想,實際使用產品確是台灣的鮮乳搭配奶精、乳粉,其中成本多差很大,或利用發想新名詞,吸引觀眾眼球或造成認知誤差。這些行銷的手法如果與實際產品品質是有搭配的,無疑是相當加分,但如果是與產品品質有落差,無疑是造成反效果,反而是非常扣分的部分。
總之,網紅餐飲業的成功並非易事,需要創辦者在短期熱度和長期穩定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在經營管理上有充分的準備和靈活應對的能力且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也需要有一定認知,不然往往只是一次性的風潮。看到目前比較經營成功的的店家,除了利用名氣快速吸引顧客外,對於產品品質、人員的訓練、食品安全的管理,甚至到與社會價值的連結,都一步步兼顧,我想這才是網紅餐飲業成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