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大學產學創新園區成「蚊子館」? 民怨四起 盼市公所接手活化
國立臺東大學產學創新園區原設立初衷是促進學術與產業合作、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然而近年來卻屢遭批評,民眾與業界人士抱怨該園區「毫無作為」,不僅難以進入,連基本的洽公需求都無法滿足,淪為一座「蚊子館」。
不少民眾反映,園區門禁森嚴,想洽公卻不得其門而入,甚至連該找誰聯繫、如何申請進駐都無從得知。台東市一名市民抱怨:「連最基本的招商資訊都沒有,問了半天都沒人能回答,這樣的管理方式實在讓人無奈!」
除了資訊不透明,該園區的停車費也成為民怨焦點。有民眾指出,停車費高達100元,甚至比商業區還貴。「我只是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空間租借,結果光是停車就要100元,根本讓人卻步!」一名民眾直言不諱。

該園區原應作為學界與業界的合作橋樑,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進駐門檻過高、手續繁瑣,且缺乏清楚的招商資訊,導致許多企業望而卻步。一名曾申請進駐的業者透露:「本以為這裡是創新園區,應該會有完整的支援系統,結果申請過程繁雜,標準不明,完全沒有積極招商的態度。」
更令人擔憂的是,園區內閒置空間頗多,許多場地長期閒置,與當初設立的目標大相逕庭。「這麼大的空間空著不用,真的很可惜,與其讓它繼續荒廢,不如交給市公所來經營。」一名地方人士表示。
面對產學創新園區「形同虛設」的現況,地方民眾與團體呼籲,應將園區管理權移交台東市公所,讓其重新規劃,以更符合地方發展的方式活化園區。「市公所比較了解地方需求,若能開放給在地企業與團體使用,或許能真正帶動地方經濟與觀光發展。」
目前,園區未來發展仍是未知數,民眾期盼相關單位能正視問題,讓這座園區真正發揮應有的價值,而非繼續淪為荒廢的蚊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