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家說:「無法下單」竟是詐騙,成功警分局長剖析最新手法!

臺東縣警察局成功分局分局長龔士哲於本(3)月17日參與警察廣播電臺臺東分臺的線上直播節目,剖析詐騙集團當前最新的手法。
根據警政署統計,目前詐騙案件發生數前三名依序為「假投資詐騙」、「假網路購物詐騙」及「假買家騙真賣家詐騙」。當中「假買家騙真賣家詐騙」近期竄升至第三名,常在臉書二手社團販售商品的民眾需特別留意。詐騙集團會先假扮買家,以「無法下單」為由,誘騙賣家進行「託運認證」、「實名認證」、「開通金流服務」等操作,再透過通訊軟體分享螢幕功能,騙取帳號密碼及驗證碼,盜取銀行帳戶或盜刷信用卡,平均每天詐騙金額高達3至5億元。
詐騙手法如下:1、假買家在臉書聯繫賣家,聲稱要購買商品並要求加LINE。2、以交易保障為由,要求賣家開立7-11賣貨便、全家好賣+、蝦皮拍賣等賣場。3、假買家以「訂單遭凍結、無法下單」等理由,傳送「假客服連結或QR Code」,誘騙賣家聯繫假客服。4、假客服再以「尚未開通認證」或「未簽署金流協議」等話術,要求賣家提供銀行帳戶資料。5、假銀行客服人員來電,要求賣家輸入「假認證碼」(即匯款金額)進行「金流認證」,並操作ATM或網路銀行。不論詐騙對象是買家或賣家,詐騙集團都會利用話術,讓民眾誤以為是電商平台客服人員,進而依照指示操作匯款。
龔士哲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節目,能提高了民眾對新型詐騙手法的警覺性,如果民眾遇到可疑情況或需要諮詢,可隨時撥打110、165或向當地警察機關尋求協助。讓他們共同努力,攜手打造一個更安全、更美好的社會。他提醒民眾,務必牢記「防詐小撇步」:1、網路交易卻要操作網銀或ATM,一定是詐騙。2、不要點擊陌生人提供的客服連結。3、聯繫交易平台客服,應使用平台官網上的客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