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最速報廣告

臺東縣幸福指數獲全國第五 民調指數全國第二 環境全臺冠軍 饒慶鈴:感謝鄉親支持 將持續為台東努力

臺東縣幸福指數獲全國第五 民調指數全國第二 環境全臺冠軍 饒慶鈴:感謝鄉親支持 將持續為台東努力



    經濟日報與國泰人壽共同主辦的「2023縣市幸福指數調查」於11月30日舉行發布記者會,縣長饒慶鈴受邀出席,臺東縣總體幸福指數表現躍居全國第五名,較去年進步四名,民調指數則躍居全國第二,在各項民調結果表現非常亮眼,且於政府統計數據中,在空氣品質部分遙遙領先其他縣市,為全臺第一。此外,平均每人居住面積大及暴力犯罪發生機率低,均名列前茅,饒慶鈴將榮耀歸於臺東鄉親,感謝一起愛護美好的臺東。


AA-1201150209648.jpg


    依調查報告指出,經濟日報做縣市幸福大調查的同時,也以民調方式瞭解民眾對於居住現況滿意度,臺東縣為全臺縣市排名第二,且民調指數表現優異,各領域中,民眾對環境品質、生活現況、個人安全、工作狀況滿意都非常高,整體以幸福指數在全臺排名第五,另饒縣長施政滿意度局第四名,顯示台東縣執政團隊近年來的努力,深獲民眾肯定。

    饒縣長致詞時表示,首先感謝各大企業與創業家對臺東發展的信心與支持,近年持續推動限定臺東的「慢經濟」,正好與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不謀而合,以發展自然真實的經濟模式,「販售」臺東的真、善、美,成效有目共睹。自上任後,縣內公司登記數達1,739家,增加了272家,商業登記數達19,039家,增加589家,且屢創新高的商業營業額與金融機構存款也都持續大幅提升,縣府更對青年創業及就業不斷投入支持與資源,共同活絡縣內經濟產業。


    秉持「開放、創新、整合」施政DNA的饒慶鈴縣長與縣府團隊,為臺東縣財政開源節流,連續八年,財政管理面向都有賸餘,2018年臺東人均負債25,849元下降至2022年14,001元,人均負債減少46%,是18年來負債最少的,地方財政業務財務管理及總成績,都獲得中央肯定。


AA-1201150209581.jpg


    「愈國際要愈在地、兼顧永續發展及居民生活品質。」饒慶鈴說,慢經濟施政帶領產業發展,擴展全面完善的社福系統及醫療照護。在生養福利,生育補助第一胎3萬,明年更加碼至4萬,及為媽媽們提供免費坐月子、0-3歲小兒專責醫師制度與24小時兒科急診、全國首創公私立托嬰月費一律4千,優於全國的公立托育比達1:4(全國規定1:5),讓許多人開始東漂落地生根,2022年臺東新生兒出生數1,405,較2021年新生兒數1,316,增加89位新生兒,臺東成為去年全國唯一人口正成長的縣市。

    縣府團隊也整合公、私部門跨域合作,3年來為34,495位弱勢縣民提供基本意外保障,目前累計理賠454萬元,扶助16個弱勢家庭,今年擴大投保年齡上限由65歲提高到75歲,不讓任何一個縣民落單,及全國首創5G遠距醫療視訊服務,全縣11個鄉鎮衛生所開辦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臟內科(離島),全國首創乳癌篩檢降至40歲,及優於全國的七癌篩檢保健。


    縣府也建構綿密的長照服務網路,包括建置104個文健站、99個關懷站、12處聚福食堂等全國密度最高,長照服務涵蓋率87.07%,長照服務量能全國第二。近五年臺東縣人口平均餘命增加0.97歲,增幅全臺第二,2023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臺東縣勇奪健康城市「城市夥伴獎」、「健康平等獎」、高齡友善城市「創新獎」及「活躍獎」等四項大獎、全臺第三。

 

AA-1201150209669.jpg

    此外,臺東縣設立花東第一個有機農業促進區,全國面積最大,今年有機驗證面積增加到1,136公頃,友善耕作面積也擴大到1,337公頃,加總起來位居全臺第三,持續扎根臺東高優質農業物產,而觀光發展也持續創新,邁入第13年的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與「台東天后宮」合作,推出「媽祖」造型熱氣球,在暑假期間吸引超過上百萬人「朝聖」;夜晚的臺東也不無聊,熱氣球光雕音樂會結合700架次展演,星空音樂會更跳島至綠島、蘭嶼,讓離島的星空更閃耀。饒慶鈴希望打造一百人來一萬次的觀光城鄉,創造與臺東專屬的感動與回憶。

    饒慶鈴強調,感謝這些年臺東民眾對縣府團隊施政的肯定、信心及支持,期許團隊秉持「開放、創新、整合」DNA,用高效率、快思維,持續以臺東人的「真、善、美」打造出臺東慢經濟品牌價值,歡迎各地旅人東漂來臺東,體驗緩慢的在地生活,細細品味臺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