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東縣議員楊清順於縣政總質詢提出「偏鄉學區就讀」、「住院照護服務」、「寶華橋及長照中心興建」與社福等議題

在11月11日的台東縣議會第20屆第4次定期會上,台東縣議員楊清順針對偏鄉教育資源、住院照護服務、寶華橋重建、多元長照中心設置等關鍵議題展開質詢,向縣長饒慶鈴及相關局處首長表達民眾訴求,期望縣府加強推動,改善縣內民生福祉。
楊清順指出,台東縣受到少子化與人口老化雙重影響,導致部分學校面臨裁併壓力,尤其偏鄉學區就讀問題更顯突出。例如在關山鎮的德高地區,上德高學童多為阿美族,集中就讀德高國小,導致下德高學童需跨學區就學,不僅不便也影響學習權益。楊議員建議教育處考慮設立「自由學區」,讓當地學生能夠就近入學,減少家長負擔並提高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對此,縣教育處回應,台東縣已依照需求對30所學校進行廢校或分校安排,並根據裁併準則和公聽會民意維持穩定平衡辦學。關於德高地區自由學區建議,教育處指出若開放自由選校,將難以準確掌握入學人數,影響學校資源安排,也可能引發其他地區效仿,導致資源分配失衡。未來將進一步討論,以求符合民意和辦學需求。
台東人口結構老化加劇,家庭成員往往須照顧多位高齡親屬,楊清順提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認為縣府應加強宣導此計畫,幫助家庭減少住院看護費用壓力。此計畫由健保署推出,針對急性病床病人安排照護輔助人力,讓病患家屬無需全天候留院,透過分級照護提升住院品質。
衛生局回應指出,該試辦計畫已在今年8月公告實施,健保每日補助750點,民眾自費部分視服務內容而定,最多1050元。衛生局表示將強化宣導,讓更多民眾了解並善用這項資源,緩解看護人力短缺及高昂費用的問題。
楊清順關心交通建設進度,特別是鹿野鄉的寶華橋。此橋是台東東197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2022年因強震受損,影響周邊居民通行及農產品運輸。楊議員呼籲縣府加速重建工程,解決交通不便的問題。
縣建設處回應,寶華橋重建案因建材及人工成本上漲,先前多次流標,已向中央申請追加經費至7億1411萬元,並預計於12月重新招標,盡速推動重建計畫,確保當地居民早日恢復便捷的交通。
楊清順也提及台東縣內長照中心缺乏的問題,指出目前縣內長照需求日益增加,需加快推動多元照顧中心的設立。隨著人口老化趨勢加劇,這樣的設施不僅有助於照顧老年人口,也減輕家屬的照護壓力。縣府回應表示將持續評估需求,並擴充長照資源,改善縣內的長照服務水準。
楊清順還在質詢中關注「幸福住宅」案的利益迴避問題,詢問縣府政風處是否已依法對參與人員進行合規審查。政風處回應,依照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官員家屬可以在公平競爭下登記參與,但必須據實申報身份,並已檢視此案是否符合揭露規定,以確保政策執行的透明與公平。
在農業方面,楊清順表達對康芮颱風後台東農損的關切,建議縣府簡化補助流程,並協調軍方及各界資源加速稻米扶正及收割工作。東海大學及明道大學有機農場在災後協助支援9台收割機中的4台,農糧署也協助調撥收割機,大幅提高復耕效率,減輕農民損失。
楊清順此次的總質詢涵蓋偏鄉教育、住院照護、基礎建設及農業支持等多項民生議題,顯示出他對台東偏鄉居民福祉的關心。楊議員期望縣府能持續投入資源,與民眾溝通合作,確保政策推動有成效,提升偏鄉民眾生活品質及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