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震不斷危老建築受關注 民代籲中央市場優先處理
0403花蓮大地震讓全臺危老建築狀況再受關注。據內政部資料統計,目前全臺有近500萬戶房子已逾30年屋齡,50年以上老宅更超過百萬戶。臺東縣議員黃治維說,0403花蓮大地震受災嚴重,有大樓傾倒及被貼紅單準備拆除。臺東受災較少,但要有未雨綢繆的觀念,應全面檢視臺東30年以上屋齡的公有及私人大樓是否安全?臺東縣議員簡維國也認為,縣府應全面清查,改善補強的建物要有強制作為,以策安全。臺東縣議員張國洲則提及,臺東市立中央市場建物己滿六十年,應列為優先拆除改建的首要目標,不能再拖延。
為確保民眾居住與生命財產安全及使民眾瞭解居住之建築物的耐震能力,減輕地震災害,落實震災預防措施,並宣傳耐震補強及使用安全的重要性,內政部於今(113)年核定臺東縣政府辦理「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及擬具重建計畫」經費共219萬5仟元整;其中臺東縣民可提出重建計畫為10件,依擬具重建計畫開立統一發票或收據之額度為準,每案以新臺幣5萬5,000元為上限。
臺東縣政府建築管理科說明指出,危老一詞各代表危險與老舊,「危」表示經建築主管機關評估房屋結構安全後,未達耐震係數的最低標準;「老」的定義則為,房屋耐震度未達結構技師評估的最低標準,且不再適合結構補強的30年以上房屋。依《危老條例》規定,房屋位於都市計畫區內,不屬於歷史古蹟,並同時符合危險或老舊定義的合法房屋,即可申請危老重建。危老條例針對的建物,多為屋齡 30 年以上,無電梯的公寓建築,在重建後對城市風景也有更多的加分,更重要的是重建後耐震度等結構問題,與管線老化潛藏的危險均能一次解決,讓居民在更美麗與安全的城市生活,是件美好的事。民眾倘有疑問,可電洽臺東縣政府建築管理科(089-326141#342、343)。
行政院東部聯合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強調,在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實施公告以來,近20年的新建建築,更為符合臺灣特殊地理環境特性,透過「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重新制定各個區域耐震係數,結構設計、鋼筋材質、混凝土磅數等相關建築安全要求愈發周延;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作業」就是執行建築物的耐震能力調查及老舊結構初步評估,消弭民眾對於「老舊建物安全」的擔憂。
(照片取自台東市立中央市場紛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