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鐵皮屋阻交通! 縣議員李建智不排除 帶領農民「封路抗議」爭取權益
卑南遺址農民自救會成員多年來,向文化部等各級政府機關陳情,籲請文化部及史前館重視農民貢獻土地,還他們生存權。議員李建智表示,史前館在原來規劃之30米聯外道路約20多米,蓋鐵皮屋供民眾參觀、今之參觀事宜早已轉移至康樂本館,遺址現址早已失去功能,鐵皮屋阻斷聯外交通,影響地方生計與發展。
李建智說,當時新火車站動工之初,挖出大量寶貴遺文物,台大考古學者宋教授於1982年9月,即建議選擇維護遺址不被破壞,就地興建遺址博物館。在台東康樂地區徵收10多公頃農地作為建館用地,史前館違背徵收土地目的,最後將低價徵收來的18.3公頃農地,變成卑南文化公園,現更名為卑南遺址公園,呼嚨、塘塞農民及地主;說一套做一套,一說原遺址不適合興建建築物及興建大型博物館,故將博物館改建於康樂;但取得康樂土地後,卻又在原址公園內大興土木,興建行政管理處、餐廳、旅遊展覽廳,公園周圍隨意亂挖興建道路。史前館只許州官方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使得農民無法建屋安居,30年來史前館不聞不問,不顧其生計,令人髮指。
李建智強調,遺址發現及公園的開發,該地區農民及地主都願以公園相輔相成,然週遭被徵收18.3公頃農地之農民,而今,有的土地被徵收剩下二、三分地,有的被全部徵收掉,但當初徵收之價格非常低廉,臨近公園門口之農民不得已在剩餘土地上,違法搭建鐵皮屋做點小生意,以維持日常生活費用。李建智說,這些挖出大量寶貴遺文物對台東未來發展有甚麼幫助?2023年台南挖到遺址,以公共設施為由繼續開工;2024年6月台積電先進封裝廠第1座廠開挖道太保農場遺址,竟以影響不大繼續開工,為何台南跟台積電可以?台東不行?他希望台東縣政府要硬起來,協助農民討公道,他也不排除帶領農民封路抗議爭取權益。